2015年的公司培訓需求如何正確分析?

培訓需求設計的出發點是了解企業對培訓的期望,之后,才能進一步分析需求,給出培訓思路。從AACTP提出的培訓影響力模型中可以發現,在不同的培訓成長階段企業對培訓的理解和期望有所不同。
作為培訓經理要分析企業培訓需求,首先要了解企業當前的培訓在那個成長階段。通常而言,企業的培訓成長遵循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精到系統的過程,就好比人成長的每個階段。關注點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企業大學,培訓體系建立的時間點,大多集中在企業成長的“快速增長期”和“穩定增長期”。
接下來需要重點介紹所適應的培訓需求的法寶—三個主要階段,他們分別是知識引入階段,問題解決階段,體系建立階段。
知識引入階段 關注課程主題和內容 知識引入階段,也是絕大多數企業接觸培訓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培訓需求調查和分析比較簡單,關鍵點在于培訓內容,是否是目前企業或培訓對象感興趣的。培訓在這個階段作為一種活動(ACTIVITY)。
對企業了解和認知,主要的需求分析流程如下。
第一步收集培訓課題 過往企業所實施過的課程 借鑒同行,類似崗位所采納的課程 內部收集培訓需求后匯總
第二步落實培訓需求 培訓經理或HR部門制定培訓計劃 將培訓計劃表發給員工 員工選擇課程,直接管理者審核 培訓部門或HR組織培訓 解決問題階段 關注短期成效 在這個階段,企業對單純的知識引入效果提出質疑,關注點轉移為培訓所能解決的問題 期望培訓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企業關注的變化注定了結果導向設計的思考模式,從業務目標出現,逆向倒流,進而需 求和開發合適的課程。 解決問題需求分析與設計思路主要經歷的五個階段。 了解業務和客戶需求,需要在組織層面與各業務單元的直接經理建立同盟關系,了解業務,理清培訓目標、培訓效果,業務收益之間的關聯。 設計者必須熟悉企業各業務模塊,懂得如何分析業務收益目標與知識技能需求間的關系,預估培訓效果和影響范圍,或者通過訪談的方法,與各部門直接經理進行溝通,從中找到與業務管理最緊密的切入點進行培訓導向,可以列出結構化的訪談提綱。
第三步:體系建立階段 持續的人才培養與輸出 到達體系建立階段的企業,不僅要針對各個業務板塊關鍵崗位的培訓課程,更重要是規劃一條清晰的路徑——培訓學習組成——員工行為改變——業績績效提升,對組織內的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個人成長規劃,通過員工的當前行為績效與組織期望要求之間的差距。進行培訓需求分析進而形成年度,季度或者月度培訓計劃。
企業在培訓體系建立和完善階段,應該重視每個員工有針對性的培養及產出,具體實施培訓需求分析與落實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一:員工對崗位工作重要度進行評估
員工從現有的崗位工作能力要求及自身職業發展期望提升要求,這個倆個維度對現有自身能力進行評估,需注意劃分“崗位工作”與“個人發展”,有效的區分不同類型的培訓需求,能對后續的分析判斷提供跟多多的依據。
步驟二:直線經理對員工分析結果進行評估確認
首先,直線經理最了解員工,保障了評估真實性,確保員工自身與組織要求的實際情況一致。其次對通過能力現狀的打分,找出針對某一員工的后續成長中最重要且差距較大的能力項,做出后續員工的培養目標。
步驟三,培訓經理結合調查結果,配合直線經理形成個人培訓發展計劃 建立學習型組織 完善培訓體系,推動學習型組織建設
以上三個主要階段最終目的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包括五大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以及系統思考。 簡而言之,企業的培訓不僅是依賴于是用工具量來進行操作的簡單過程,更當注重于當前的培訓成長階段。在不同階段,做到量入為出,分析和設計適合培訓內容以匹配企業的關注點,才能逐步推動企業對培訓的認知和認可,讓組織的學習與發展不斷的進步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