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團建活動基地附近景區-仙峰谷
十渡團建活動基地附近景區- 仙峰谷,位于房山區十渡景區五渡。仙峰谷融奇峰碧水,怪石異樹,深潭幽谷于一體,是風姿獨特,頗具鬼力的風景谷。景區內30多處景觀令人駐足凝神,春季野花滿山、細水清泉、夏季峽谷清涼、飛瀑如簾、泉如星列、引人入勝。
仙峰谷是十渡地區五渡橋東南的一條景色優美的峽谷。該谷北鄰拒馬河,內含景觀豐富,年接待游客數萬人,谷內奇石林立、水碧潭深、山高峰陡、云霧縹,置身于其中,頗有進入仙境之感。仙峰谷以仙字著稱。仙泉把谷口;水往高處流;巨石遠來客;駝峰自然秀。為仙峰谷四奇景觀。踏進仙峰谷,一泉六瀑十二潭,處處見水流。這里沒有炎熱,沒有喧鬧,沒有人工的雕飾,全是自然景觀,原汁原味,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一石一形,千姿百態。特別是到了秋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竟相開放,爭奇斗艷,定讓您有樂不思蜀之感。
在拒馬河南岸,四渡到五渡之間有一條狹長的山谷,稱為仙峰谷(又名清江港)峽谷蜿蜒十數里,谷內溪流潺潺,潭清谷幽、怪石崢嶸。其中一塊巨石獨立于河床之上,最引人注目,被稱為飛來石。巨石長 5米,高3米,寬3米,按地殼巖石的平均比重算該巨石可達120噸重。巨石所在的 河床和兩側山坡、山峰的出露基巖皆為中元古界薊縣系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白云巖,而巨石則與之不同,它是屬于角礫巖,仔細觀察它是由很多棱角狀石塊膠結而成,而那些石塊棱角毫無規則的膠結在一起,礫石的成分也是燧石條帶白云巖,且燧石成分含量較高,這種由同種礫石成分組成的礫巖,若與斷層兩側的基巖成分一致的話,稱為同生角礫巖。所以這塊巨石的巖石名稱應叫同生角礫巖。在地質上把遠地而來與所在地基巖性質不同的巖石成為飛來石。
這塊巨石從結構上它是角礫巖,與所在地基巖(白云巖)性質不同,所以稱他為飛來石是符合定義條件的。這塊飛來石的形成可能在中生代以前即距今8.55.7億年前,它到此處安家落戶至少也有200萬年的歷史了,所以它又是名副其實的老壽星。它的形成和歷史是一部復雜的地質歷史紀錄,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是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實物標本,它是一處地質奇觀,具有旅游觀賞價值。再加上它與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有關,更增加了它的神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