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拓展項目-雷陣中看突破定勢思維
從雷陣中看突破定勢思維
第一部分:項目介紹
(一)操作步驟:
1.讓學員一字排開站在距離雷陣1米遠的地方;
2.培訓師站在雷陣旁邊或里面開始布置項目;
(二)布置項目:
1.點題:這個項目叫雷陣,是一個團隊合作項目。大家面前由四根粗黃線圍成的正方形區域為雷區,你們所在的一側為雷區入口,對面一側為出口。
2.任務: 團隊要在40分鐘內,探出一條通過雷區的安全通道,所有隊員依次通過雷區。(下面我介紹一下項目規則,從現在開始我將不再回答有關項目規則的任何提問,請注意聽好)


3.項目規則:
雷區內每次只允許1人活動。
每次移動只能進入相鄰的格子。
每進入一個新的格子,都要停下來聽我的口令:“繼續或者有雷”,當聽到有雷時,
請按原路返回至雷區的入口處。不允許試探或踩線。
4.出現以下情況,視為違例,我將予以扣分
重復觸雷(第一次觸雷不扣分)。
觸雷后未按原路返回。
同時有兩人以上進入雷區。
踩線。
5.時間是40分鐘,現在計時開始。
(三)監控要點
1.布置項目時,項目規則可布置兩遍,強調項目過程中不回答隊員提出的問題;
2.請隊員每踩1格,都報出相應數字。
3.扣分要嚴格,重復觸雷扣3分,其他情況扣1分
4.培訓師要控制好學員的站位,如果有人踩線立即扣分
5.防止學員繞到培訓師身后偷看雷震圖
6.不允許學員在雷陣圖上做永性標記活動結束后要清理雷陣圖上的標記物
第二部分:北京兵者拓展營項目描述
一:雷陣圖上不能做永久性的記號,那么突破思維就可以認為,做暫時性記號。
二:如果參加隊能夠做到信息分享,那么會大大減少各隊嘗試的時間,減少對陌生領域的資源浪費。
三:當所有隊員無路可以走的時候,有人想到了斜線方格。當發現原來是安全以后,所有人都發現,定勢思維,有時會消耗我們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時間資源。
第三部分:突破定勢思維的故事
故事1:爹,轉彎啦!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故事2:大水牛與小木樁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鄉下看到有位老農把一頭大水牛栓在一個小小的木樁上。我就走上前,對老農說:"大伯,它會跑掉的。"老農呵呵一笑,語氣十分肯定地說:"它不會跑掉的,從來就是這樣的。"我有些迷惑,忍不住又問:"為什么不會呢?這么一個小小的木樁,牛只要稍稍用點力,不就拔出來了嗎?"這時,老農靠近了我,壓低聲音:"小伙子,我告訴你,當這頭牛還是小牛的時候,就給栓在這個木樁上了。剛開始,它不是那么老實呆著,有時撒野想從木樁上掙脫,但是,那時它的力氣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見沒法子,它就蔫了。后來,它長大了,卻再也沒有心思跟這個木樁斗了。有一次,我拿著草料來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會掙脫木樁去吃草的。可是,它沒有,只是叫了兩聲,就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草料了。你說,有意思嗎?"我頓悟。原來,約束這頭牛的并不是那個小小的木樁,而是它自己用慣性設置的精神枷鎖。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總是一種定勢思維去經營自己的人生,結果,怎么也走不
出自己為自己設置的牢獄,終生與成功無緣。想想看,這個世界,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擁有自由?